教育
首页>教育>正文

北京吉利学院践行社会责任公益项目展示

2021-09-1315:00:15来源:北青网

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学校简介

北京吉利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由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控股集团于1999年创办;2014年4月30日,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为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战略,学校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搬迁至成都市办学。在教育部、北京市、四川省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同意北京吉利学院整体搬迁至成都市办学,校名变更为吉利学院。

办学22年来,学校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学校成功承办了首都高校第48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2017年全国纯电动汽车技能大赛等多项省部级以上大型赛事和活动;学校荣获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颁发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等数十项荣誉。
  新时代,新气象,新挑战,新发展。吉利教育人决心坚守“为了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初心,坚持探索创新民办高校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全面推进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将学校办成最受尊敬的民办大学,在奋发有为的新时代奋力谱写吉利教育新华章!为国家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贡献吉利人的新答卷!

项目介绍

北京吉利学院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选拔出46位志愿者组成了毛主席纪念堂志愿者服务团队,经过1天岗前培训20199月10日上岗。每位同学都深深懂得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在帮助他人、传播爱心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丰富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悟,深感无上光荣和发自内心的自豪。

46志愿者现场培训与指导老师合影

当日凌晨5点,学生们学校出发前往毛主席纪念堂。6点半大雨倾盆而下,但却未能阻挡老师、同学们准时到达毛主席纪念堂。在纪念堂前大家庄严宣誓:“自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北京志愿者,我们将自觉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面对需求、积极行动,争做新时代的前行着、引领者、为祖国争光为首都添彩。”

交接仪式上进行宣誓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乱了原有的计划,经过良好培训的同学们及时对计划作出调整,使交接仪式顺利完成并正式成为毛主席纪念堂的第十二批志愿者。此次志愿项目共分为五个岗位:一是外围引导岗,要配合纪念堂工作人员引导瞻仰群众有序排队、等候、瞻仰,维护瞻仰队伍的良好秩序;解答瞻仰群众相关问题。二是扶老助残岗,要协助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士、残障人士进出纪念堂;宣传瞻仰参观注意事项,解答瞻仰群众相关问题,提供附近区域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信息。三是蓝立方岗,解答瞻仰群众相关问题,为群众提供毛主席纪念堂周边厕所、卖水处、存包处、公交地铁站、商店及特色小吃等信息;为瞻仰群众提供简单的药品服务,提供简单的生活工具供瞻仰群众使用。四是团队预约岗,引导预约团队有序排队、等候、瞻仰,维护瞻仰队伍的良好秩序。五是北大厅引导岗,引导瞻仰群众有序献花,维护秩序耐心纠正少数瞻仰来宾可能存在的不庄重、不文明行为,及时整理献花台。

志愿者在服务岗位

虽然当天一直在下雨,但是志愿者们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丝毫没有抱怨,因为大家深知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而这也体现出了大家身上所具有的吉利集团的奋斗者精神。

志愿者为瞻仰人员服务

服务,校委书记王培民带队,校长助理王桂琴、校团委副书记邢璐、各学院院长各学院、各部门党员老师共计21人到现场慰问志愿者,为他们送上学校暖心礼物和各类食品、饮料,鼓励同学们“站好每一班岗”,践行吉利奋斗者精神,遇到困难有学校保障。在领导、老师的慰问和鼓励46志愿者更干劲、更好完成了志愿服务工作。

校领导与志愿者一起敬献花篮

校领导、老师对志愿者进行慰问

王培民书记为志愿者发放慰问品

王培民书记到岗位慰问每一名志愿者

  在志愿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意犹未尽地在大巴车上进行畅谈。其中,在北助残岗的同学表示:“最让他们感动的是对年迈的老人,他们虽然已经年迈、行动不便,但却拒绝了志愿者的帮助、坚持相互搀扶走进了毛主席纪念堂”。听完这段话,更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老一辈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

在此次为毛主席纪念堂提供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北京吉利学院共有46名志愿者参加,整个活动共运行9天,累计服务时长2691小时,接待2024个团队,帮扶973部轮椅童车,解答1098次问题,接待瞻仰群众总计162233人次

责任编辑:王麒(EN092)

头条新闻

  • 铁路“货车车辆医生”:检车锤敲击出“后浪”之花

    由于附近没有遮蔽物,白天的作业现场就像一个大烤炉,货车检车员杨思敏正双腿“骑”在70多摄氏度高温的钢轨上,左手拿着手电筒,右手握着检车锤,俯身对车辆进行“诊断”。

  • 湖北一女子坚持照顾继子33年 诠释母爱伟大

    2018年,老伴郑安庆去世后,望开驰一如既往地照顾着郑宜。每天,她会带郑宜到楼顶晒晒太阳,或在家里陪他看电视,而打扑克牌则是每天的固定项目。

  • 疫情下的华侨大学境外新生:学习不打烊

    “虽然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刚开始几天,就遇到了疫情,但是学习不能停。”9月16日,华侨大学法学院2021级新生职爽在学校宿舍里开启第二天的线上学习。

  • 云上寄相思 四川省戒毒管理局亲情帮扶不掉线

    9月16日,四川省戒毒管理局组织全省各个戒毒场所开展戒毒人员“云上寄相思”远程视频会见主题教育活动,缓解戒毒人员和亲属之间的思念之情,全力满足戒毒人员亲属见亲人的需求。

  • 第十四届全运会来了

    第十四届全运会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举办的首个国内重大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是北京冬奥会前我国举办的规格和水平最高的体育赛事。

点击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关闭 北青网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