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吉利学院践行社会责任公益项目展示
2021-09-1315:00:15来源:北青网
▇学校简介
北京吉利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由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控股集团于1999年创办;2014年4月30日,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为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战略,学校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搬迁至成都市办学。在教育部、北京市、四川省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同意北京吉利学院整体搬迁至成都市办学,校名变更为吉利学院。
办学22年来,学校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学校成功承办了首都高校第48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2017年全国纯电动汽车技能大赛等多项省部级以上大型赛事和活动;学校荣获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颁发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等数十项荣誉。
新时代,新气象,新挑战,新发展。吉利教育人决心坚守“为了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初心,坚持探索创新民办高校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全面推进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将学校办成最受尊敬的民办大学,在奋发有为的新时代奋力谱写吉利教育新华章!为国家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贡献吉利人的新答卷!
▇项目介绍
北京吉利学院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选拔出46位志愿者组成了毛主席纪念堂志愿者服务团队,经过1天岗前培训于2019年9月10日上岗。每位同学都深深懂得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在帮助他人、传播爱心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丰富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悟,深感无上光荣和发自内心的自豪。
46名志愿者现场培训并与指导老师合影
当日凌晨5点,学生们从学校出发前往毛主席纪念堂。6点半大雨倾盆而下,但却未能阻挡老师、同学们准时到达毛主席纪念堂。在纪念堂前大家庄严宣誓:“自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北京志愿者,我们将自觉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面对需求、积极行动,争做新时代的前行着、引领者、为祖国争光为首都添彩。”
在交接仪式上进行宣誓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乱了原有的计划,经过良好培训的同学们及时对计划作出调整,使交接仪式顺利完成并正式成为毛主席纪念堂的第十二批志愿者。此次志愿项目共分为五个岗位:一是外围引导岗,要配合纪念堂工作人员引导瞻仰群众有序排队、等候、瞻仰,维护瞻仰队伍的良好秩序;解答瞻仰群众相关问题。二是扶老助残岗,要协助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士、残障人士进出纪念堂;宣传瞻仰参观注意事项,解答瞻仰群众相关问题,提供附近区域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信息。三是蓝立方岗,解答瞻仰群众相关问题,为群众提供毛主席纪念堂周边厕所、卖水处、存包处、公交地铁站、商店及特色小吃等信息;为瞻仰群众提供简单的药品服务,提供简单的生活工具供瞻仰群众使用。四是团队预约岗,引导预约团队有序排队、等候、瞻仰,维护瞻仰队伍的良好秩序。五是北大厅引导岗,引导瞻仰群众有序献花,维护秩序耐心纠正少数瞻仰来宾可能存在的不庄重、不文明行为,及时整理献花台。
志愿者在服务岗位
虽然当天一直在下雨,但是志愿者们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丝毫没有抱怨,因为大家深知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而这也体现出了大家身上所具有的吉利集团的奋斗者精神。
志愿者为瞻仰人员服务
服务中期,校党委书记王培民带队,校长助理王桂琴、校团委副书记邢璐、各学院院长及各学院、各部门党员老师共计21人到现场慰问了志愿者,为他们送上学校暖心的礼物和各类食品、饮料,鼓励同学们“站好每一班岗”,践行“吉利奋斗者精神”,遇到困难有学校做保障。在领导、老师的慰问和鼓励下,46名志愿者更有干劲、更好地完成了志愿服务工作。
校领导与志愿者一起敬献花篮
校领导、老师对志愿者进行慰问
王培民书记为志愿者发放慰问品
王培民书记到岗位慰问每一名志愿者
在志愿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意犹未尽地在大巴车上进行畅谈。其中,在北助残岗的同学表示:“最让他们感动的是对年迈的老人,他们虽然已经年迈、行动不便,但却拒绝了志愿者的帮助、坚持相互搀扶走进了毛主席纪念堂”。听完这段话,更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老一辈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
在此次为毛主席纪念堂提供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北京吉利学院共有46名志愿者参加,整个活动共运行9天,累计服务时长2691小时,接待2024个团队,帮扶973部轮椅童车,解答1098次问题,接待瞻仰群众总计16223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