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首页>教育>正文

北京这十年,了不起!

2022-10-2615:50:36来源:中学时事报

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近十年来,北京在“四个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北京中学生通讯社号召各区社员及中学生,用青春视角记录过去十年间北京的点滴变化。

东城区

站在五四大街的最东端,抬起头就能看到一座沧桑肃穆的红色大楼。那是五四运动的起点——北大红楼。走进大门,沿着长长的走廊一路推开扇扇房门,透过泛黄的报纸、旧式的书柜、长桌木椅,似乎又踏进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21年6月29日,翻新过后的北大红楼与市民见面,“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也一并呈现在游客面前。《觉醒年代》的热播,让年轻人们也走进北大红楼,站在新时代回望旧征程。作为东城学子,我们从小就感受着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漫步在北京大街小巷,我们踏足历史、感念先辈们的崇高理想和精神信念。北京的城市建设不仅需要高楼大厦,也需要挖掘文化底蕴。而像北大红楼一样,对历史建筑的翻新、保护,则是弘扬文化的最好方式。

文/卢韵涵(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西城区

在北京西城的骡马市大街,有两座相隔不远的名人故居,曾经分别居住着中国近代史上为正义献身的新闻工作者——林白水、邵飘萍。2018年8月,林白水故居变身为“北京最美社区书苑”——“椿树书苑”,三年之后的2021年6月,邵飘萍故居也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作为西城区的学生,这无疑为我们实地学习历史并感悟前辈伟大精神提供了绝佳场所,更鼓舞着许多像我一样的学通社社员以“萍”“水”两位先生做偶像,坚定追逐心中的新闻梦想。这,不正是保护名人故居、传承城市文化的意义所在吗?

文/李亦甜(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漫步在中轴线旁的小公园——三里河公园。碧水、红花、青墙、灰瓦……这里街回路转,曲径通幽,狭长的水系中,许多锦鲤来回游动,既有江南水乡的意韵,亦有北京胡同的风情。2016年8月,北京启动三里河绿化景观项目,依据历史的河道位置和走向进行还原,让三里河重现于世。中轴线申遗,让老北京焕发新生机。沿着这条文化之轴缓步而行感受古都风貌,一幅悠闲的市井生活画卷徐徐展开,仿佛可以触摸到这座城市的灵魂线、生命线。

文/赵梓涵(北京市六十五中学)

朝阳区

我居住的地区有一条北小河,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每次路过北小河都会被河水的臭气熏得够呛。初一上学期,在学校团委老师的推荐下,我和同学们参加了“朝阳群众小河长”项目。河长虽“小”,却肩负着“大”责任。每次外出巡逻,我都会仔细巡视着每一处水体,不论是自然湖河、湿地还是人工池塘、河渠,哪怕一条排水沟、一处小水坑都逃不过我的眼睛。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我想,我们的城市需要像我和同学们一样的小河长,河长虽“小”,责任“重大”。

文/华捷铭(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海淀区

作为一名海淀区的中学生,我们学校打造了以“三山五园”为核心的特色实践课程。“三山”即万寿山、香山、玉泉山,“五园”即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圆明园。“三山五园”是西山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在参与课程后了解了“三山五园”的文化价值,深入学习承载首都“四个文化”的典型区域,深刻认识到“三山五园”是古都文化和京味文化培根固土、涵养文脉的重要承载地。

文/李文骞(北京一零一中学)

石景山区

石景山区在今年的冬奥会上可谓一鸣惊人。但几年前的石景山在我的印象中还是楼下正在修的地铁站,是对面缓缓建起的大悦城和尚在转型还未揭幕的首钢园。当首钢园向大家开放,学校曾带着我们前去参观,三高炉和冷却塔向我们展现了工业技术与现代化治理理念的完美交融。今年的冬奥会上有很多项目在首钢大跳台举办,作为老石景山人,我为能够亲眼看到运动员们在首钢大跳台上展现优美的身姿备感荣幸。

文/李彦君(北京市京源学校)

通州区

通州北运河曾经存在严重的水污染现象。近二十年来,北京市积极推动污水治理,三次全市行动,2017年确立河长制,让通州北运河成为了风光旖旎的城市湿地。除了水质的转好,北运河还成了通州居民健身娱乐常去的地方,甚至北京冬奥会的圣火传递还来到过这里。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有北运河的缠绕,不仅让北京这座古城具备了水脉传承,更让当地居民增添了不少生活的乐趣。在学通社记者的采访中,市民们表示对现在通州北运河的环境十分满意,政府贴心、暖心、诚心地在为人民服务。

文/黄浩然(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将台路校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三城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是经开区的重要支柱。北京以经开区为核心,依托百度、小马智行、轻舟智航、新石器等企业,建设起了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特别是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经在北京正式开启无人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这意味着“方向盘后无人”的自动驾驶服务在中国超大城市首次放开。作为在经开区生活的中学生,我能在路上打到无人驾驶的出租车,还可以通过自动驾驶的小车来送外卖、寄取快递。经开区是北京高速发展的最好证明,相信未来我也可以为我生活的经开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程云帆(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

昌平区

在高三的开学典礼上,我担任主持人。主持稿上有这样一句话,“回天有教不断完善”。我是踏着“回天有教”(回天地区教育专项行动)的风来到我的高中,2020年,我以校录取分数线完美卡点来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这是城乡新区中小学建设工程首批十二年制实验校。它的建立,被纳入北京市政府2012年承诺的35件实事之一,如今学校已建校十年。在求学路上,我更感谢回天地区的基础工程建设,地铁昌平线、8号线、13号线贯穿在回天地区中,地铁线连接起学校与家的最短距离。在回天地区的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骑行,听地铁从身边呼啸的声音,观高楼大厦平地起,感回天有力!

文/吕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

顺义区

北京市顺义区近年来有众多科技企业入驻,全面提升区域软硬实力。作为还在上学的中学生,校园中的黑科技让我切实感受到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在学校中,我们每间教室都拥有智慧班牌,班牌可以完成防疫识别测温、视力检测,整个教室的灯光和窗帘都可以通过系统智能管理,班级的黑板也融合了智慧教室的众多黑科技。让科技为教育赋能,让学生努力学习走上科技强国的道路,这种美好愿景已经走进现实。

文/任羽尧(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学校)

平谷区

这几年,乡村振兴战略带动了平谷农民奔向小康。我作为平谷本地人,也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变化。以小溪谷为例,十数年前这里曾是一片丛林和一条小溪,而在近些年不断发展后,这里通了电、搭了帐篷、建设了舞台,从一个荒郊野地变成了网红露营地。作为学通社平谷分社的一员,我们曾采访过很多老师、前辈,其中许多人都为乡村振兴投入了自己的时间、精力乃至心血,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乡村振兴是一个可预期的愿景,也是我们能一起实现的目标。

文/王官立 刘雨(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

房山区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地铁房山线通车了,除了公交车房山居民也有了方便快捷的“进城方式”。近年来随着良乡大学城周边的商业建设兴起,房山市民们的周末休闲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选项。两座天街购物中心、一座奥莱购物广场,长阳地区的商住建设让房山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房山线通车到现在仅仅过了10年,我们的生活却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高慧(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中学)

门头沟区

琉璃渠村位于京西龙泉镇域北部,背靠九龙山,面临永定河,依山傍水,景色优美。村内现存有许多古建筑,别具匠心,保存完好。琉璃渠不仅景色优美,还有悠久的历史。辽代以来,琉璃渠村就出现了琉璃制造业。清顺治二年,清王朝定都伊始,紫禁城逐步大修,琉璃渠村迎来清王朝生产琉璃烧造业的高峰。琉璃渠因此而得名。

近年来,琉璃渠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昔日的北京市琉璃制品厂成为了琉璃产业园,村内的各种装饰也与琉璃元素有关,百年琉璃古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张雨芃(北京市大峪中学)

统筹/邓培钧 任浩 耿彬

责任编辑:王麒(EN092)

头条新闻

点击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关闭 北青网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