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首页>教育>正文

自贸试验区 见证中国更高水平开放

2023-04-2510:24:45来源:中学时事报

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十年来,自贸试验区推出的一系列首创性实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大批改革开放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充分发挥了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成为高水平开放的先导力量。很多“第一”都出现在自贸试验区,在自贸试验区推出了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迈出了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第一步。经过7次缩减,条目越来越少,由最初的190项缩减到现在的27项,制造业条目已经归零。服务业开放持续扩大,这代表着开放领域越来越宽。还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出了第一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实现了服务贸易管理模式根本性变革。

二是成为深层次改革的开路先锋。率先实施了“证照分离”,率先实施外商投资准入体制改革,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设了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等,很多“第一”在这里实践、探索,然后再复制到全国。目前,已经向全国复制推广了278项制度创新成果,涉及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国企改革等方面,促进了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

三是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推动高端产业不断集聚。2022年,21个自贸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3.2%,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吸引、集聚功能凸显。各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围绕自身战略定位和区位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不断增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落实好这个战略,关键是在“提升”上下功夫。“提升”的一个发力点,主要是以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性开放,发挥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主要有“三个提升”:

一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要提升。聚焦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环境等重点领域,制定出台改革试点措施,选择自由贸易港和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率先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为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破冰、破题。

二是市场准入水平要提升。重点在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加大压力测试。自贸试验区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要进行压力测试。下一步,还将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力度。服务贸易领域,出台自贸试验区和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更大范围内实行跨境服务贸易管理新模式。

三是改革系统集成、协同创新上要提升。加强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统筹协调,增强先行先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顺应当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的态势,进一步在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制度集成创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探索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今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扬帆起航五周年。五年来,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3%;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海南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53%提升至70%;实际使用外资连续多年实现高增长;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为27项、全国最短,经营主体增量超过之前30年的总和⋯⋯

开放创新自贸港 奋楫扬帆海之南

今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2013年9月29日,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浦东诞生,开启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新探索。从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以来,在全国陆续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基本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海南自贸港也扬帆起航。

自贸港建设蓬勃兴起

走进海口国家高新区企业万特制药(海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产出的口服溶液、片剂、胶囊剂等药品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在贸易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加工增值政策目前已从洋浦保税港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向区外试点实施,业务开展涵盖粮油、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在经济基础并不发达的海南建设自贸港不仅是全新的探索,更是十足的挑战。

海南省副省长倪强说,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180多项政策文件相继落地生效,海南自贸港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出台实施,“两个15%”所得税、“零关税”、加工增值等政策成效初显,部分政策动态调整优化。

截至今年1月,海南共完成“零关税”进口货值154.56亿元,减免税款27.26亿元;加工增值内销货值28.5亿元,免税2.54亿元;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为全国最短的27项。

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

要把海南更好发展起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依托自贸港政策,海南持续奏响练内功、转动能、引外力经济转型三部曲,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五年来,海南GDP平均增长5.3%。

苦练内功,努力改善发展环境。软件方面,五年来,海南累计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34项,极简审批成为全国标杆。硬件方面,海口美兰机场二期启用,环岛旅游公路开通在即,各市县医院、学校等大批项目建设落成⋯⋯一系列交通、民生等领域基础设施加快完善。

强转动能,破除房地产“依赖症”。近年来,海南非房地产投资占比从不到40%上升至60%,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产业欣欣向荣。2022年,这四大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八成,成为海南经济主要支柱。

广引外力,国内外企业纷至沓来。五年来,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海南。连续几年参展消博会的美国泰佩思琦集团、法国路威酩轩集团、美国雅诗兰黛集团等50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和头部企业相继落地海南。

开放门户作用日益显现

作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海南一方面发挥背靠国内大市场的优势,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另一方面发挥政策优势,吸引和配置全球资源,特别是做好高端购物、教育、医疗三篇消费回流文章,更好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海口国际免税城、三亚国际免税城等免税店,各品牌门店人头攒动、消费火爆,助力海南旅游从春节“黄金周”变成“黄金月”“黄金季”。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越来越多国内外品牌医疗康养机构建成开业,吸引境外医疗消费回流。

2022年,海南吸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新设外资企业196家,一批加工制造业企业和项目陆续落地海南。

从赴境外招商推介,到出台措施放大RCEP与自贸港政策叠加效应,再到深度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压力测试,海南不断拓展国际经贸合作,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全面启动

近期,海南全岛封关运作话题备受关注,封关运作指的是要在海南全岛建成一个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在这个特定区域内,“封关”的概念可以简称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

所谓“一线”,指的是海南自贸港与全世界的联通,“一线”放开就意味着和全世界的联通更加顺畅。“二线”指的是和国内的联通,“二线”管住,表明以后海南自贸港和国内的联通是“有管理”的联通。而管理的对象主要是货物、商品、运输工具,而不是人员,人员将采取便利化、无感化的管理。封关运作的核心范畴是在经贸领域,针对的是经济活动。全岛封关不是把海南封闭成为一个孤岛,而是以封关为契机,把岛内的自由贸易搞活,形成更大的辐射半径,从而形成一个磁场效应。

文/新华社、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麒(EN092)

头条新闻

  • 辽宁岫岩:映山红开灿若霞

    4月20日在岫岩满族自治县黄岭村映山红景区拍摄的映山红。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黄岭村映山红景区,近千亩映山红竞相开放。

  • 北京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占比已超九成

    公交集团其他部分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多来自于办公、公交场站等固定源,占总体的5%以内。因此一直以来,节能降耗一直是北京公交集团全力推动的重点事项。

  • 世界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投用

    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是利用了超导体在低温下可实现稳定的零电阻超导态的特性,不仅可以用于铝、铜等非铁磁性有色金属型材挤压、锻压,还能用于熔炼、高端合金热处理等。

  • 国产大邮轮即将出坞 都有哪些“不一样”?

    首艘国产大邮轮“誓师保交付”大会举行,外高桥造船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大型邮轮总建造师周琦表示,坚决完成首制船年底交付的历史使命。

  • 直击广西南宁武警官兵专业分队战术演练现场

    提升官兵在“实战氛围”中对武器装备的熟练掌握能力,全面淬炼官兵过硬技能,切实提升官兵全时域、全天候遂行应急应战特情处置能力。

点击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关闭 北青网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