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首页>教育>正文

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累累硕果

2023-11-0314:11:56来源:中学时事报

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回顾10年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一带一路”明确了新方向,开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动力。

10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描绘了一幅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宏伟蓝图。10年来,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共建国家共同将这份宏伟蓝图绘制成一幅壮丽多姿、精彩纷呈的“丝路画卷”。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开拓出一条造福共建国家、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2023年9月30日在印度尼西亚普哇加达拍摄的一列行驶中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无人机照片)

摄/新华社记者 徐钦(图说)

共同愿景

共建“一带一路”牵手各国发展构想,以东方智慧为全球发展探寻解决之道,符合时代需要,符合各国人民期待,符合各国共同利益。这不是中国的独奏,而是共建国家的合唱。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全球超过3/4的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

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已开展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

10年来,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尼日利亚有了第一个铁路货车组装厂……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拔地而起,一个个蓝图和梦想变为现实,见证着共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为促进全球均衡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世界银行研究显示,共建“一带一路”的全面实施将使共建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增加4.1%。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有望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的成果文件,获得广泛国际认同。

互联互通

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10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以互联互通为主线,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实现更加深入的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中国与共建国家推进战略规划对接,政策沟通不断深化。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各方不断加强政策沟通,凝聚起携手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合力。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一项项重大工程顺利竣工,一个个标志性设施启用:马尔代夫的跨海大桥通行流量已达上亿人次,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的“非洲第一高楼”拔地而起,雅万高铁将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两地间的通行时间从3个多小时缩短到40多分钟……10年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不断完善。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贸易畅通水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和工程车辆、家用电器等“中国制造”对共建国家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泰国香米、肯尼亚牛油果、乌兹别克斯坦巧克力等共建国家的优质食品越来越多摆上中国人的餐桌。统计数据显示,2013至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2个自贸协定,初步构建起立足周边、辐射共建“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一带一路”金融交流合作不断向纵深拓展,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可持续的强大动力。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到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中国推动国际金融机构及相关发展伙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共建“一带一路”聚集更多资金红利;中国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制定《“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为共建“一带一路”融资合作提供指南。

在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撒马尔罕,撒马尔罕旅游中心2022年顺利建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就在旅游中心内的撒马尔罕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座丝路古城的新地标,是在丝路基金向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对外经济银行提供的专项人民币贷款支持下开发建设而成,是共建“一带一路”资金融通不断扩大的一个缩影。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5个,承诺投资金额约220.4亿美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106个成员,批准227个投资项目,共投资436亿美元,项目涉及交通、能源、公共卫生等领域。

中国已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17个共建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参与者数量、业务量、影响力逐步提升,“一带一路”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不断健全。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不断丰富和深入,各国民心相通的桥梁更加通畅。几年前,黎巴嫩影片《何以为家》在中国上映,打动无数中国观众;近年来,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人世间》《山海情》等作品在几十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热播。10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人文交流,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拉近了共建各国民众心与心的距离,将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不断推向深入,也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夯实民意基础。

和合共生

要和平,不要战乱;要发展,不要贫困,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心声。“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让和平发展的理念在国际社会更加深入人心,让共建国家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更加坚定。

伊拉克曾饱受战争摧残,如今重建家园、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是伊拉克人民最大的心愿。中国和伊拉克2015年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近年来,中企承建的瓦西特省华事德电厂、巴比伦省希拉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顺利落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众生活的改善正从根本上消除动荡的根源,巩固近几年好转的安全局势。

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蒙内铁路对肯尼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中欧班列“钢铁驼队”开辟了亚欧大陆供应链的新通道……共建“一带一路”,始终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推动共建各国实现更加强劲的发展。

马拉维600眼水井成为润泽当地15万民众的“幸福井”,“鲁班工坊”帮助塔吉克斯坦等国众多年轻人掌握职业技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民众称赞中国菌草是“致富草”“幸福草”……许多“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项目扎实推进,不断增进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共建“一带一路”的持续深入推进,带来了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各国携手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让合作共赢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让真正的多边主义得到弘扬,为更加民主、公正的全球治理提供良好示范;“一带一路”建设跨越政治制度、发展方式、文化传统等差异,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增进政治互信、超越文明隔阂,促进不同文明走向和合共生。

延伸阅读

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在谈到共建“一带一路”的经验时表示,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我曾经讲过,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麒(EN092)

头条新闻

  • 四川石棉:王岗坪秋色美不胜收

    眼下,位于四川雅安市石棉县的王岗坪景区秋意正浓,林间“红黄绿紫”色彩丰富,与贡嘎群峰遥相辉映,大气磅礴;金山、云海、圆月、佛光和多彩的林海,这一切构成了王岗坪独有的秋色,美不胜收。

  • 广西南宁:火龙果“灯海”如梦似幻

    11月1日晚,位于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的金福农业火龙果基地5000余亩火龙果迎来开花期,一朵朵火龙果花与果架上的补光灯相互衬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花海星光画卷,整个果场星星点点,如梦如幻。

  • 云南大关:竹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节节高”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将筇竹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产业大力发展,全县竹林总面积115.83万亩,2022年实现竹笋年产量3.5万吨、竹材年产量2.5亿根,竹产业综合产值14.8亿元。

  • 东海救助局快速出动成功救助3名被困岛礁游客

    1日中午,东海救助局福州救助基地接地方紧急救援讯息,在福州附近海域,有3名游客被困岛礁,正值涨潮,有落水危险,急需紧急救援。

  • “神十六”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点击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关闭 北青网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