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首页>教育>正文

祁连山国家公园第一期自然教育进校园活动落幕

2023-11-2015:01:48来源:青海日报

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原标题:祁连山国家公园第一期自然教育进校园活动落幕 7所大中小学校的20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1月16日,由青海省教育厅、共青团青海省委、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青海省青年联合会主办,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青海省自然文学协会承办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第一期自然教育进校园活动在西宁圆满落幕,7所大中小学校的20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活动自11月1日启动以来,先后邀请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祁连山国家公园的专家、学者,赴青海大学、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西宁市城北区陶昕学校、西宁市第七中学(中华校区)等7所学校开展自然教育讲座,为学生讲授《青藏高原微生物初探》《美丽家乡——云游青海自然》《青藏高原的早期人类活动》《祁连山的鸟类》等课程。

课堂上,老师通过线上云游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青海的山、河、冰、川,感受青海魅力。并用实物展示青藏高原几千年前的石器和陶冶技术,揭示了青藏高原早期的人类活动,让学生们以全新视角了解自然、认识家乡。活动期间,还为广大师生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强化校园生态法治宣传,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号召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履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责任。

“通过活动,进一步深化青少年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认识,增进对青海省自然资源和生态文化的了解,激发青少年形成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叶文娟)

(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王麒(EN092)

头条新闻

  • 梨园新“声”

    “作为‘00后’新一代,我们有责任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把前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传承好,然后努力把它发扬光大。”……这是小演员们的心声,也是来自梨园的“新声”故事。

  • 北京:千秋古刹秋意浓 潭柘寺景区银杏飘舞

    眼下,京西潭柘寺景区进入最美的季节,潭柘寺景区一年一度的银杏节活动——“潮拓里-杏运园游会”成为市民金秋赏叶打卡的好去处。

  • 四川石棉:王岗坪秋色美不胜收

    眼下,位于四川雅安市石棉县的王岗坪景区秋意正浓,林间“红黄绿紫”色彩丰富,与贡嘎群峰遥相辉映,大气磅礴;金山、云海、圆月、佛光和多彩的林海,这一切构成了王岗坪独有的秋色,美不胜收。

  • 广西南宁:火龙果“灯海”如梦似幻

    11月1日晚,位于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的金福农业火龙果基地5000余亩火龙果迎来开花期,一朵朵火龙果花与果架上的补光灯相互衬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花海星光画卷,整个果场星星点点,如梦如幻。

  • 云南大关:竹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节节高”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将筇竹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产业大力发展,全县竹林总面积115.83万亩,2022年实现竹笋年产量3.5万吨、竹材年产量2.5亿根,竹产业综合产值14.8亿元。

点击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关闭 北青网新闻客户端